智能樓宇需求旺盛 將是人類生活的趨勢
發布日期:2017-09-22
點擊次數:86
據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稱,人們平均每天有20個小時是在商業樓宇或住宅內度過的。鑒于全球人口總數的不斷增長并將超越當前的75億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樓宇數量也會相應增長。此外,隨著地價升高,人口也會越來越密集(單位面積人數)。盡管不同機構對于全球樓宇數量匯總的統計有所不同,但粗略估計全球至少有十億座樓宇。不管我們如何解讀這些數據,樓宇,特別是我們在其中工作的樓宇,是我們生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無縫的有線和無線連接成為“必需”
如今,全球移動設備連接數(GSMAIntelligence)已經超過了全球人口總數,而且大多數移動設備連接都發生在樓宇內。因此人們非常希望能夠使用基于蜂窩網絡或Wi-Fi的無線連接處理日常事務。這一需求正在推動覆蓋以下要點的網絡設計:
1、使用Wi-Fi技術并支持基于最新標準(IEEE802.11acWave2標準)的網絡基礎設施;
2、通過分布式天線系統或小型蜂窩解決方案部署專用的樓內無線技術,從而優化整個工作場所的蜂窩覆蓋;
樓宇的網絡連接應當被視為同供水、供電一樣重要。這就意味著在設計樓宇之初就應該將網絡連接設計考慮進去。
二、樓宇對節能型低壓電的需求上升
商業樓宇的電力負荷越來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樓內的活動設備越來越多,例如無線接入點和室內無線天線、IP網絡攝像頭和VoIP電話、LED燈、環境控制器等。如何高效地為這些設備供電成了一大難題。過去,樓宇的供電電源為交流電,通過效率低下的變壓器或整流器將交流電降壓轉換為直流電,然后為樓內設備供電。但是,現在政府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樓宇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業內開始關注如何提高樓內低壓配電網絡的效率。
大多數情況下,樓內的活動設備支持互聯網協議(IP),可通過低壓或超低壓直流電供電。近幾十年來,針對數據網絡連接部署的以太網線纜也可提供直流電。這種方法的一大優勢就是符合標準要求。現行的標準是IEEE以太網供電(PoE)802.3af和IEEE以太網供電+(PoEP)802.3at。如今,IEEE工作組正在討論下一次PoE標準(IEEE802.3bt)變革,既定目標是最低49W功率級,最高可能為100W。HDBase-T供電(POH)是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聯盟開發的另一種方法,可提供最大功率級別為100W。隨著直流功率級越來越高,不同的IP設備將會涌現,促使樓宇采用更加高效的低壓直流電。
三、營造更好的環境以改善員工或租戶體驗
辦公室不僅僅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場所,還是員工隨時協作、創造和連接的地點。企業深知,在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提供健康和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流“工作環境,將會吸引更多員工和租戶。而要想改善環境,先得了解其現狀,需要衡量多個環境、空間和能源指標。通過在樓宇結構中嵌入越來越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可以即時收集、處理和應用采集到的數據,從而帶來以下優勢:
1、以人性化的優化方式自動管理桌面共享(辦公桌輪用)或會議室;
2、管理室內/樓宇的環境條件(光線、溫度和濕度),營造更舒適、更高效的工作環境;
3、通過切實改善能耗來最大限度地降低樓宇碳排放,由此不僅削減運營成本,還能符合企業社會責任或”環保“標準;
可通過工作場所集成管理系統(IWMS)和其他軟件平臺來處理此類數據,從而創建一流的工作場所。
四、在通用網絡基礎設施中集成各種設備
物聯網是一種切實可見的現象。環顧任何一幢商業樓宇,都可以發現成百上千臺連接的設備。隨著成本降低、傳感器小型化及設備連接功能的進步,互聯設備網絡的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但是,在物聯網概念蓬勃發展的同時,各種難題也隨之而來。
回顧幾年前,商業樓宇有多個專門的子系統用作不同的管理系統,IP網絡和其相關全球標準(例如IEEE802.3)在幾乎所有技術領域都占有主導地位,因而所有樓宇管理系統和相關設備都能通過通用有線或無線基礎設施互聯。
如今,連接設備不計其數,但由于缺乏公認的設備通信協議,致使通信效率低下。這種通信障礙令樓宇更加”遲緩“。AllSeenAlliance和工業互聯網聯盟作為此領域的兩大組織,正在改進互操作性標準。
使用相同語言和利用相同網絡基礎設施的設備可以高效地整合和處理環境內的實時數據。
2016年,樓宇對我們將會更加重要。樓宇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工作,還會對我們的個人生活產生影響。樓宇管理方需要應對方方面面的挑戰,不僅是收集數據,還要更好地利用數據做出更好的決策,從而改進樓宇及在其中生活或工作人群的效率。